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例多巴胺药物外渗的案例分析
事件概述:
59床,李克刚,男,51岁,因“继发性癫痫、低血容量性休克”于041419:00收入院。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迟钝。气管切开通畅、鼻饲流质。化验示总蛋白564gL,CT示“脑积水、右肺感染伴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血压7040mmHg,病人家属一再强调只要病人不再抽搐、稳定了就出院。护士使用浅静脉留置持续泵入NS50ml多巴胺100mg,10mlh。护士特别注意局部情况,防止外渗。04152000夜班护士接班时,上班护士已特别交代观察留置针局部情况,当时回血良好,顺滴通畅。夜间也加强巡视,都正常。04160530时夜班护士发现针眼处有点红,但回血良好,两人商议后继续观察。于0724护士发现局部出现水泡、皮肤发青,面积约5×3cm2。立即给予拔除留置针、抽掉渗液,局部用酚妥拉明封闭,请门诊化药室会诊后给予愈邦换药,防止局部感染。
原因分析:
药物因素
病人因素
药物不
营养不良
良反应
患者昏迷,
无疼痛感觉
血管条件差差
药物浓度高
家属不积极治疗
血压低



血管输注高渗药
发现局部异常未

物时间过长
及时处理

与家属沟通、宣教不到位不到位
护士对药物外渗防范意识不强
巡视不及时
护士因素
未使用中心静脉输注
改进措施:
1、强化药物外渗的风险防范意识如输注高危药品最好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若使用外周静脉应使用两条静脉,每24小时更换输注血管。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护士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
f感觉丧失、循环不良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一旦发生渗漏,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2、使用特殊药物前向病人及家属交代药物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指导其如何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3、组织护士学习多巴胺相关知识,掌握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早期处理。4、护士长及护理组长加强监督指导。5、学习住院患者药物外渗护理应急预案6、制定多巴胺外渗处理流程附:住院病人发生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
1、认真执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适应症。有以下情况的病人,应通知静脉输液小
组长,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实施PICC:
(1)化疗病人肿瘤晚期衰竭营养支持病人。(2)大面积烧伤病人。
(3)重症胰腺炎病人。
(4)全胃肠外营养病人。
(5)慢性心衰病人。
(6)糖尿病伴全身水肿病人。
(7)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
(8)全身严重浮肿的病人。
(9)危重、昏迷病人外伤重症病人。
(10)多发病病人,尤其合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