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不少劳动力得以释放,涌向第二、第三产业。其次,中国第二产业正经历“资本深化”进程。因此,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有效的扩大劳动力需求,在扩大就业需求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在发挥吸收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人口总量过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面对十分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目前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总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我国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这是由于过去的人口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
f“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的。以2000年356亿农村从业人员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誉为236亿,分20年转移,平均每年的超过1180万,这还不包括每年1000万左右城乡劳动力自然增长。两项合计,每年净增长的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但以90年代末GDP增长的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25、GDP年均增长8和2000年末城镇从业人口213亿来计算,城镇每年的劳动力需求量为426万,不足500万,即使加上农村自己创造的非农业就业机会,里2000万的劳动供给量,缺口仍然非常大。(三)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首先,中国缺乏多形式、多层次系统的培训体系。当前的培训层次不高且单一,更多的集中在基础性培训,没有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系统职业培训对劳动资源的素质优化和结构调整。其次,职业培训主体比较单一、投入不足。目前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要承担者,而当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企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相对较低,即使开展培训,实际用于职工培训的花费也不是很高,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培训工作有当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仍有相当的路要走。(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全球经济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出现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新的经济现象。他以科技进步与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并进行配置。在经济现实中,我们看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
f日益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高素质的无形服务,日益享受到有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4效、利润和发展机会。但我们还应看到另一面,即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带来诸多好处,同时也能带来坏处,甚至能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路线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并非救世良药,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