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26
f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五)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5社稷:国家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称天子:殿下③称将军:麾hui下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
)(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