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四).谓语前置(主谓倒装)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四、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f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例如:竖子,不足与()谋!(介宾)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4.省略介词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