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底,通畅自然。
四、侧扣法亦称夹击法。面底之间即非正扣,也非直接反扣,而是旁敲侧击或两面夹击的方法,从中寻得谜底。夹击法一般借用三个意义密切相关字眼或事物(如,左中右、上中下、海陆空、天地人、松竹梅、佛法僧等)。例13:岁寒三友唯见松竹(外国城市)不来梅。古人把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只见松、竹,当然不见梅了。例14、南腔北调我不爱(鲁迅著作篇目)好东西歌。由“东南西北”夹击出谜面中缺了“东西”二字,,“好”作“喜好”解。例15、生旦末丑(俗语)眼不见为净。猜时把“生旦净末丑”五种京剧角色排列出来,对照分析一下,就知夹击少了“净”,正合俗语”眼不见为净。
五、分扣法谜面不是以整体的含义来揭示谜底,而是将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分别扣合得出谜底。例16:“又到江西来,定居山水间”(客家戏剧、曲艺)汉剧。上半句扣得“汉”,下半句扣得“剧”,谜底昭然若揭。例1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外交名词)照会。谜面选取用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前句扣“照”,后句扣“会”。例18、出师未捷身先死,铜雀春深锁二乔(七字俗语)英雄难过美人关。前句出自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扣合“英雄难过”;后句出自杜牧《赤壁》正面会意扣”美人关“。
六、承启法
谜底必须与面句的上下文句,或是承上或是启下的内在联系,根据谜面题意通过联想,会意推敲出谜底。
f例19、先国家,后集体(外电影)谜底:第三个人。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原则是:先国家,后集体,第三个人。谜底承上启下加上别解进行扣合。
承上法:此法是以上下文连贯意义现成的句子的下句为谜面,猜射时应承接上句含义来求得谜底。
例20、“忽闻岸上踏歌声”,(古诗目连作者)“送友人,李白”。面为李白诗,承上句“李白乘舟将欲行”,谜底顿读别解为“送/友人李白”而扣合。例21、笑问客从何处来(古称谓)童生。面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名句。承上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含义,即可推出谜底“童生”。例22、老大徒伤悲(词牌一)谜底:少年游。谜底承上句“少壮不努力”而得底。
启下法:此法是以上下文连贯意义现成的句子的上句为谜面,猜射时应承接下句含义来求得谜底。
例23:“问渠哪得清如许”(教育名词)“生源流动”。面为朱熹诗,启下句为“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得底。
例24、此曲只应天上有(外电影二)在人间、绝唱。谜面出自杜甫《赠花卿》诗,下句”人间能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