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冲刺复习
自然地理部分
三、大气圈
重点知识一:大气分层
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是12千米,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到1718千米,
高纬地区气温低,达到的高度是89千米,
中纬地区的高度是1112千米。
空气对流运动旺盛,热量来自地面辐射,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2、平流层:大约是12千米到50千米的高度,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靠臭氧吸收系外线升温。空气以水平运动
为主,无天气现象,适合飞机飞行。
3、极光出现在高层,两极地区在极夜时,才能看到极光。
重点知识二:大气受热
1辐射与波长: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波长从短到长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2、受热过程:试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被削弱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辐射能量叫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试描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4、大气受热,依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所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全球变暖?。5、海拔越高,空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白天气温低;夜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夜晚气温低。6、高处不胜寒的解析:山地:热量主要来自山麓地带的地面,所以山越高,离地面越远,接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霜冻经常发生在秋末、冬初、初春(季节)的晴朗(天气)早晨,为什么?秋末、冬初,初春,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早晨容易形成霜冻霜冻的条件:水汽降温,和雾、露的成因类似。
2)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造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现象的原因是?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4)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O3、氯氟烃、四氯化碳等,可以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大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