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市场细分并选择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决定向何种市场提供何种服务或商品的过程。银行的市场定位反映的是一种金融服务或一家银行同相类似的金融服务或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定位不同,竞争态势也有明显区别。从理论上来说,有以下几种定位方式:一是先驱者定位,即占据同业服务或商品开发、促销先锋地位的一种定位方式,其核心是服务或商品创新。二是避强定位,即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或对手强有力的目标市场的一种定位方式。采取这种定位方式能够避实就虚,发挥特长,迅速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起一种形象,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挖掘并扩大市场份额。三是迎头定位,即与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一种定位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能向社会公众展示进取精神,一旦成功,便会取得巨大的市场优势。四是重新定位,即对服务不对路、市场反应差、市场份额趋小的服务或商品进行二次定位,即调整原有布局。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和在金融同业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工商银行应采取以下市场定位。工商银行的战略:工商银行的性质是国有商业银行,其特点是规模大,存贷款余额、机构设置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第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工商银行必须成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即实施大企业大系统战略。其特点则构成实施大企业、大系统战略的基础和条件。战略的关键:工商银行实施大企业大系统战备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工商银行实施大系统大企业战略是有内在动力的,其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其二,对大企业大系统的服务内容必须以市场为标准。这是工商银行选择目标市场所必须坚持的。如何实现市场定位:以完善主办银行制度为契机,为基础产业发展和大中型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工商银行市场定位的首要选择。
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成为基础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是工商银行的应尽职责。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国有大中型企业如此,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大中型企业也非常重要,他们的状况对国家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解放思想,不仅要成为国家独资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成为国家控股的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也要成为外资、民营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发展和扶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