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赏析及练习
赏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确定归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也涨满了秋水。什么时
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赏析1第一句一问一答,有何作用答:两个“期”连用,一问一答,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欲归不能的无限惆怅和无奈,突出了夫妻间真
挚的感情。2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妙处。答:涨,注满之意,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情景,更烘托出了诗人绵绵不尽的
愁思。3“巴山夜雨”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答:第一次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抑郁孤独,愁思无限第二次表现诗人想象他日剪烛西窗夜话的
内容,突出了团聚的欢乐。两者对比,反衬出了今夜的凄苦和孤独,更加的突出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4本文的写作特点答:①回环往复,浓缩时空②虚实相生,富于想象③对比衬托,情景交融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中心这首诗描绘了巴山夜雨的情景,抒发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情怀与思乡愁绪。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实写,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设想重逢情景,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思想内容:本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感情的美好心愿。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2、想象3、情景交融
练习
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友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的感情。4、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第二个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作用是突出思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