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eud教育网httpwww3edu
et50多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教学目标: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
唐746首,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
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
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初步感知: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
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
三、因例说法: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3eud教育网httpwww3edu
et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f3eud教育网httpwww3edu
et50多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
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
法。
五、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
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演练
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