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214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现场由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使得施工难度增大,危险因素变化大,出现很多不安全性。大跨度、高空间的复杂结构的施工,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容易造成事故隐患。215建筑施工的立体交叉性使保障施工安全的难度加大。不同于在普通制造业中,生产流线是二维的,以平面布置为主;建筑施工是三维的,以立体交叉布置为主,既有平面布置,又有不同高度上的布置。与高度相关的风险因素,如人员坠落和坠物,使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加,相应地增加了安全风险。22社会因素,指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明显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221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使建立安全意识的难度较大。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队伍就要去建新的工程。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在另一地区,那么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地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同时,施工队伍和人员也因建筑的不同特点在不断地分化组合。人员、队伍间的相互不熟悉,缺乏认同感,使建立安全意识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因人员的流动性大,企业对招收来的人员的安全培训也只能做做样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地进行教育,致使施工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施工的科学知识,操作水平低下,自我防护能力差,安全意识就更加淡薄。222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参与方,如规划、市政、建设、堪察、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单位,其关系的复杂性、多方参与性决定了施工安
f全的管理难度较高。施工安全管理是全方面的、整体的、相互制约的,每个参与方都对施工安全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安全的主体是施工企业,但施工企业在整个项目流程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参与方的影响力小,而且众多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复杂,决定了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的管理难度较高。223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造成施工人员缺乏安全常识。建筑施工是低技术含量、非标准化作业,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并且,我国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在农闲时出来打工,要进行岗前培训会耽误上班时间和交纳培训费用,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他们不愿意进行安全培训,这导致了农民工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224建设工期被不合理的压缩使安全风险增大。业主常常为了业绩和投资收益,要求项目提前竣工或暗示施工企业压缩工期,而施工企业因处于产业链底层,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压缩工期、日夜赶工。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同时,安全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