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茶叶所必须运用的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和使用
这些措施和规程后所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适用于10℃以上的积温高于45℃以下,年降雨量1000mm以上、海拔1200m以下茶区。2、生产基地建设
2、1环境选择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作为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为确保绿色食品茶叶的质量,在进行大气、水质、土壤和茶树的取样,检测分析污染残留物质时,各项污染物的含量必须低于我国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值。2、2空气质量绿色食品茶叶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标准要求。2、3用水质量2、3、1茶园灌溉用水要求不受污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2、4土壤质量2、4、1绿色食品茶园基地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可耕土壤厚度在50cm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1,PH值4560。2、4、2茶园土壤质量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5周边环境2、5、1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茶园与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附近及上风口(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2、5、2绿色食品茶叶种植区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应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天然屏障,也可用人工果、林和作物为隔离带。
1
f2、6园地规划与开垦2、6、1全面规划是高标准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的前提。因地制宜设置场部、种茶区(块)、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化区、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用地等;制定出技术要求、实施方案与进度计划。2、6、2园地开垦,对于15度以下的缓坡地,首先清除地面杂物,然后进行两次耕作,初垦深度要求在50厘米以上,翻埋杂草,对小竹、金刚刺、蕨类、茅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茎必须彻底清除,复垦30厘米左右、平整地面。2、6、3坡度在1525度丘陵山地,应建筑等高水平梯级园地,全面深耕,地面平整后种茶,在水土流失特别大的坡地和山头,不应开垦种茶,应有目的地保留植被、植树造林。2、6、4在茶园与山林或农田交界的地段应修建隔离沟,茶园路边坡地应植树种草,茶园内根据地势应修竹节沟、蓄水池等以加强水土保持。2、6、5每30亩左右茶园附近应修建一个积肥坑;生产者平时不断可将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杆、畜粪、绿肥等)堆积于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