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经皮给药的历史沿革中药经皮给药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我国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利赤蝎,以血涂之”。并记载了酒剂外用。《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伤寒杂病论》记述。了临床各科的经皮给药治法2。清代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提出较完整的系统的外治理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阐明了内治与外治原理的一致性,是我国早期的经皮给药治疗系统理论。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阐述了外治方法有97条,其中治疗痈疽疔疮方55首,灸法8种;在给药途径上有敷、贴、洗、擦、浴、蒸、醉、艾灸及探吐法、踏坐法等;在剂型上有丹剂、粉剂、锭剂、膏剂等;在配剂上有酒、醋、乳汁、唾液、童便、胆汁、蜜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皮给药系统3。四、中药促渗的技术研究(一)中药促渗的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促渗方法包括电致孔法、离子导入法、超声波法等。目前广泛应用于基因药物、免疫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放射性药物对肿瘤的治疗领域,其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物理促渗在中药经皮给药中也取得了一定的
第2页
共5页
f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中药系高职学生论文
进展。(2)超声波法李小晶等4研究了超声波对红花透皮的影响,发现超声辐照组比、非超声辐照组透皮量多,透过小白鼠皮的红花药量与超声辐照的时间成正比,透皮促进剂氮酮在连续超声下药物透入有加强作用。(3)离子导入法郑丽绵等5运用中药配合电离子导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达到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药效的目的,有效率达到8679;胡波等6运用离子导入法观察活血补肾方对ⅢA型前列腺炎大鼠IL8、SIgA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补肾方能调节IL8、SIgA分泌量而起免疫调节作用。(4)电致孔法电致孔(electroporatio
)是一种采用瞬时电脉冲引起脂质双分、子层水性孔道的暂时性生成技术7。李凡等8将巴布剂结合电致孔透皮给药,与被动扩散透皮给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此法能够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唐斌斌9通过研究秦艽多成分在电致孔作用下的透皮给药规律,证明了电致孔法可大大提高中药秦艽多成分的透皮量,认为该方法在中药透皮给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促渗剂的应用、化学促渗剂常见的化学促渗剂有氮酮、亚砜及其类似物、(阴、非)离子(1)、表面活性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