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材市场运行现状分析r
r
钢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钢材市场呈现出如下特点:r
r
1产量增长明显,产能明显过剩。进入21世纪,钢铁工业发展迅猛,产能明显增多,产量连创新高。2000年,全球粗钢产量8285亿吨,2009年达到1199亿吨。而我国增幅更为惊人,从2000年的125亿吨增长到2009年的568亿吨,增加35倍。2010年前5个月,国内粗钢产量达到2689亿吨,同比增长238,照此推算,全年产量将达到645亿吨,而钢铁产能年初已达到73亿吨,市场现有和潜在供给能力呈明显上涨态势。r
r
2经济形势仍待复苏,出口不力,需求明显不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受到较大影响,钢材是典型的周期性商品,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需求大幅减少。根据中钢协预计,2010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162亿吨,与预计产量仍有一定差距。而且,全球钢铁需求复苏明显不如国内,近期国家又取消或降低部分钢材出口退税,将增加出口成本,减少出口量,增加国内消化压力。综合供求因素来看,国内钢材明显处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阶段,社会库存居高不下,根据国内权威钢材网站mysteel统计,今年国内主要城市建筑钢材库存一直在800万吨以上,处于高位运行。r
r
3铁矿石价格上涨,钢企成本压力大增。在钢材生产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铁矿石,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变动影响极大。2010年初,国际三大矿业巨头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Ti
to)、必和必拓(BHP)取消传统的长协矿定价机制,以季度结算、指数定价等方式确定铁矿石价格,导致二季度价格上涨100以上,一度超过了2008年的最高记录。虽然焦炭、废钢等其他原料变动不大,但钢材成本增加已经无疑。r
r
4钢材价格波动加剧,受压明显。自2007年以来,钢材价格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走势,年内高低点的价差在1000至2000元,甚至出现翻番、腰斩等现象,剧烈波动给钢材生产和经营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以2010年沈阳市场螺纹钢为例,先是从3200元的低点暴涨到4400元,随后又连续下挫到3600元,而且在库存偏高的影响下,连续四个月处于阴跌状态,价格明显受压制,钢厂出厂价与市场销售价出现倒挂,钢材经销企业明显亏损。r
r
综上所述,钢材供大于求增加了销售和提价的压力,新增成本向下游转移困难重重,行业盈利水平受到严峻考验。传统的钢材营销模式受到较大冲击,生产和贸易企业都需要规避市场风险的平台。r
r
二、钢材期货套期保值理论和原则r
r
2009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