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连平县元善镇中心小学钟丽萍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溺水事件惨痛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在溺水教育中增强小学生预防意识。
2、能力目标遵守安全规定,克服个人随意性,明辨事故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发生溺水事件对己、对家、对校、对社会的危害,对人与人的情感破坏,珍爱生命,预防事故,关注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二、教学重点:培养小学生防范能力。
三、教具准备:救生圈、幻灯片、施救录像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孩子们,看到老师手里的救生圈,你们想到了哪一项体育运动呢?(游泳)
没错,而且从你们喜不自胜的表情里,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其中的游泳爱好者还真不少。但是,你们知道吗,游泳也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我国每年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游泳而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而且溺水事故还是导致中小学生死亡的最大“杀手”!而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所以我们在愉快游泳、欢乐享受之余,千万不能忽略了游泳存在的危险,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出示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课前要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密切合作,大胆表演,完成板书。表现出色的小组将被评为“安全标兵”。
(二)溺水事故及原因分析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或盲目施救都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1游泳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师:下面大家来看一下这组数据:2013年,我省学生非正常死亡732人,其中近400人为游泳溺亡,而且大部分都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数字呀!2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那些问题?1学生分组讨论以后,分别派小组代表答问,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六不”:一不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六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2媒体出示学生溺水死亡的案例:人民网北京2014年5月4日电(记者赵艳红)教育部官方网站今日发出《关于近期多地连续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通报》。据通报给出的数据,4月24日至4月27日,4天的时间,有16名中小学生溺亡,其中一名中学生因施救落水的小学生溺亡。据教育部通报,4月24日(星期四)18时许,云南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