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衡量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见表1)。
表1
一级指标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计量单位
A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城镇发展总量
A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A3第三产业贡献率
城镇化发展水平MA
A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发展潜力
元亿元
A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
A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A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元标台
城镇发展质量
A8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A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公斤公顷
B1
农业现代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机械总动
B2
B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MB力
万千瓦千公顷
B4
农村现代化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用电量
元千万时
B5
B6
fB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现代化

B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B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22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协调度模型是评价系统内协调发展的核心,常见的系统内协调度评价模型有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DEA包络分析、距离协调度模型等9。本文采用距离协调度模型,先利用主成分分析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而计算各子系统间的相对协调程度以及总系统协调发展度。该模型包括三类指标:第一类是发展水平指标,用于衡量某子系统在变化中所达到的程度或水平。
tttXAB1MA2MB
(1)
ttt其中,XAB为t时期系统的发展水平指标;MA、MB表示在某时期t,A、B
2
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各子系统所占权重,且i1。
i1
第二类是协调度指标,度量系统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的距离。当A、B子系
tt统运行到某一状态,其综合发展水平分别为MA、MB,则根据空间距离计算方
法,两个系统的协调度为:
tttttDAB11MAMAB22MBMAB2
(2)
tABttMAMB。2
其中,D为A、B系统在t时期的协调度;M
tAB
第三类是协调发展度指标。将发展水平指标和协调度指标综合为协调发展度
t指标,用以衡量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的综合状态;令CAB为t时期系统协调发展
度,则其计量公式为:
tttCABXABDAB
(3)
23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
t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CAB介于01之间,越接近于1,表明二者
f协调发展程度越高,该结构越有序,反之则越低、越崩溃混乱。参考刘凤雏10等研究成果,将协调发展度划分为五类等级,如表2所示。
表2
协调等级一级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
协调状态优质协调协调发展度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