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课外阅读走向“主题性阅读”
作者:魏慧美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07期
开展主题性阅读有众多的好处,主体性阅读以它内隐的文化力量,表达了教师对童性的敬重,体现了教育对儿童的期待。它唤回了童性,实现了儿童文化对阅读教学的一次柔韧性突围。但是因为准备起来费时费力,因此还不能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自觉地在教学中尝试。但是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让课外阅读走向“主题性阅读”。
一、让课外阅读走向“主题性阅读”
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今中外看,重视学生课外学习可谓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外相结合之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在国外,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了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6亿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
当下,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也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做着各种尝试与努力,但多数是没有什么计划地布置学生去阅读这本书那本书。这样没有计划没有检查没有提升的零散的阅读也要有,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将这些零散的阅读活动和主题性阅读开展结合起来,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更有帮助。
再拿我在教学中的尝试举例,我在班级中开展的“走进沈石溪”的阅读活动,先布置每个学习小组共读一两本书。为了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仔细,更用心思考,我还布置每个小组出手抄报,做ppt来展示交流。孩子们为了有更出色的表现,都把书读了几遍,还在一起热烈讨论,并认真撰写读后感。为了做好ppt,他们搜集图片,搜集并整理材料,把他们在书中所得尽可能地展现出来。展示的时候,孩子们侃侃而谈,制作的ppt图文并茂,而且在课堂上还展开了有益的争论。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学生的读书兴趣更浓了,各种能力也得到提升。如果我只是布置学生去阅读沈石溪的作品,有的学生愿意去读,很多原本就不爱读的孩子根本不会去读。不仅数量上得不到保证,阅读的质量更是大打折扣。
其实我在实践中发现开展主题性阅读的好处真的很多:
一则主题阅读中的语文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以归类的形式出现,给记忆与理解带来了便利;二则以相对庞大的阵容走入学生的视野,彼此之间又有着一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