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
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
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
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
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
f“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
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
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13.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