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文化辐射力与影响力,以及非常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由于高校与高新产业集中,北京也是我国最大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与集散中心。而上海率先在全国开创了园区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其已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0个,总建筑面积突破2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8200家,从业人员约达155万人,已初步形成“一轴(延安高架主轴)、两河(黄浦江、苏州河)”的布
1
时限150分钟)(四)总分核分人
(一)
(二)
(三)
f局。其中,不少园区的年销售收入都以亿元计。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内文化类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亿元。长宁视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的年销售收入达54亿元。M50艺术品创意基地为5亿元。此外,长宁多媒体产业基地近10月实现的企业税收超过45亿元。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文化需求来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文化消费将占到个人生活总消费的20以上,文化市场的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各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政策力度在加大,步伐在加快,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比任何时候都要好。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而产生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企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部A研究员介绍,据他所做的调查显示,聚集区内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新机构、新公司很难存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特色品牌。现有的集聚区大多集中在生态、旅游这类资源上,同质化倾向很明显。他认为,集聚区应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拿出一两个特别打得响的品牌,提升集聚区的品牌效应。二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水平有待提升。产业聚集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企业组织化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吸引和培育大项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地加强。三是过于注重政府服务,社会化服务欠缺。随着集聚区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引入社会化服务,如法律、财务、设计、品牌等方面的设计以及进出口等服务。4.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感受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