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31讲
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Ⅱ。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2.碳循环
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3.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使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1
f1.有关碳循环的判断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2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等√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4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5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有关物质循环的判断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是循环往复的×5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提示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提示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提示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