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得众多国际大公司的“洋品牌”牙膏大举进入我国争占市场加剧国内牙膏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在向国际市场开放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市场也将向中国企业开放WTO最惠国待遇原则为中国的企业商品出口创造了机会。同时入世后对牙膏行业来说有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国外先进企业和跨国企业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2经济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特别是“三农政策”不断得到具体落实的新时期,农民收入得到大大提高,农村市场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城市人均使用量的增大牙膏的农村使用率不断得到增加使得国内牙膏总体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大市场潜力巨大。2001年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良好,国民经济同比增长73,国民总收入1311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为89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余额总量达到2427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城乡居民的存款破80000亿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7,比上年有所下降。
3社会文化环境
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口为1265亿,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十左右,其中城镇人口约为46亿,农村人口约为9亿,城镇人口的增加迅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表明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正在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城镇化的步伐加快。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员继续向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素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差异教大。
3
f4技术环境
I
ter
et技术的不断提升,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牙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易和利润空间,极大缩小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网络资源为牙膏行业开辟了又一新的市场。我国技术监督曾于1995年颁布了一项牙膏国家标准:GB83721995。该标准将牙膏技术质量评定分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类,对牙膏的膏体、香味、稠度、泡沫量,酸碱值(PH值)、稳定性、过硬颗粒、含氟量、细菌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等各项细项及其检测方法、检测标准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这些指标提高了牙膏生产的技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定的进入障碍。
(二)品牌的行业环境
1行业的基本面
据史料记载我国第一支管装牙膏生产于1922年。然而在旧中国我国的牙膏工业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历程。1949年我国牙膏产量仅有2100万支牙膏的年人均占有量仅0047支。2000年全国牙膏产量增加到3612亿支2002年全国牙膏产量为3231亿支。2002年全国牙膏产量为1978年的608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