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2012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
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参考答案】①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②原
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
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011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f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参考答案】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2010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参考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