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原始社会人类迁徙活动的(2、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有(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4、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性和()、()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和()、()、()和()、()和()、()。)和()。)三方)和)。)和可创新性的特点。
5、四川的旅游资源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6、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主要有(面的作用。7、直接面对游客的一线服务人员,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8、1998年,在《关于加快发展四川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四川的旅游发展要抓住“一个中心,两个环线”其中,一个中心”(,“指9、我国旅游业的近程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及中东地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重要背景。(2、在封建社会,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3、经济属性是旅游的根本属性。(()))))))))))、()两个环线”(,“指)、()(和)。)和俄罗斯、东盟、
4、现实的旅游资源同样需要进行再生性开发,以延长其生命周期。(5、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促进保护的积极作用。(6、旅游业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文化产业。(7、包价旅游是我国居民出游的主要方式。(8、在我国,铁路是国内旅游最主要的方式。(9、各国政府通过设立官方旅游机构来干预旅游业。(10、从经济角度看,发展旅游业有百利而无一害。(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是()B、托马斯库克D、以上都不对()
A、乔治史蒂文森C、斯塔特勒2、关于旅游的季节性,错误的是B、在商务旅行者中表现不明显A、在我国国际旅游接待中还不算特别明显
C、一个国家出中旅游市场规模越大,表现越不明显D、自然旅游目的地比人文旅游目的地明显3、在我国的旅游统计中()A、香港同胞属于国内游客B、凡是在我国境内旅游的外国人都是国际旅游者C、将在亲友家中过夜的来华旅游者排除于国际旅游者之外D、国内一日游游客最少应离开长住地50公里以外4、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游客普遍认为,尽管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由于导游人员服务非常周到,因此仍然很满意。这反映了游客知觉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fC、晕轮效应
D、误差效应()
5、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很难解释旅游动机的是A、自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