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滴定管须插入液以下,(2)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气的氧化)。4、命题角度:制备过程中的现象、方程式书写及有关采取措施的原因五、硅酸的制备:1、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2、现象:有透明的硅酸凝胶形成3、化学方程式:NaSiO32HClH2SiO3↓2NaCl(强酸制弱酸)24、NaSiO3溶液由于SiO3水解而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呈红色。六、重要离子的检验:21、Cl的检验: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22、SO4的检验:先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先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若无沉淀,则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3、命题角度:检验方法、除杂、沉淀洗涤及相关纯度的计算七、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f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避免空气对流)3、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出现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4、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不能无水氯化钙及酸性干燥剂)5、装置图: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的相同拓展:浓氨水或浓铵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烧碱中制氨气,或浓氨水直接加热也可制氨气6、命题角度:因氨气作为中学化学实验制取气体中唯一的实验,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为:反应原理、收集、干燥及验满等,并以此基础进行性质探究实验。八、喷泉实验1、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故NH3、HCl、HBr、HI、SO2等气体均能溶于水形成喷泉。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3、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②烧瓶应干燥③装置不得漏气4、实验拓展:CO2、H2S、Cl2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九、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1、实验原理:Cu2H2SO4浓CuSO4SO2↑2H2O2、现象:加热之后,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或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由黑色变成蓝色。3、原因解释:变黑的物质为被浓硫酸氧化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