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式进行练习。我将本册书上的口算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整理:①10以内的加减法②十、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全册书上的口算题共有272题,我让学生将这272道口
f算式题分批分次做成口算卡片,然后让学生看着卡片直接说出得数,拼音教学中孩子们能够做到直呼,口算训练也要能达到这个程度才行。以前没有读卡片的时候,每次口算时总有部分学生是采用掰手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这些学生非常依赖手指,计算速度很慢,很难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后来采用读卡片的形式口算后,他们的两只小手忙着翻卡片,也就没有机会去掰手指了,这时候就得调动大脑的每一根神经来进行高速运转,这样才能确保又快又准的算出得数了,长此以往,让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达到熟练的目的。
2、课中不疏忽:每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有针对性的对关键部分计算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和易错点的正确计算。抓住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心理,让他们相互当“小老师”,给同桌批改口算练习,在给别人纠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算正确率。课堂上还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同时,我还注重对口算能力强的同学的表彰,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等等……
3、课后不放松: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它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所以,光是课堂上的练习时远远不够的。要天天练,节节练,以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所以每天课后,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练习任务,有和同学合作练习、和家长合作练习、自己独立练习等多种方式。如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出题计算,小老师判断他们是否算对;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游戏,讲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和父母比赛谁对得多、谁做得快等等。让学生在课后的娱乐活动中加强练习口算。坚持做到每天在家里读口算卡片一遍,并要求家长记录每次口算所花费的时间和错题的数量,第二天到校后再全部汇报、交流、评比。另外在一年级的口算训练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只要训练到位了,今后学生再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容易理解了,后面的训练也就会更容易达到熟练的地步了。
三、使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对算理的正确理解,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