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8.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2)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3)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龚自珍《己亥杂诗》)(4)落红不是无情物,(5)大弦嘈嘻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弹,。(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清明不仅是节日文/郭文斌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山因水不□;日因月不□,月因日不□。
410
f育星教育网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
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这便是“清明”。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