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条例r
r
(本部分要结合标准来进行培训)r
1术语r
(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要注意区分事故和事件,造成了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情况是事故,没有造成上述情况的是事件。如日光灯坠落,砸到人是事故,没砸到人虚惊一场是事件。r
(2)持续改进: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效机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是通过认证就算完事了,而是需要长期保持。r
(3)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r
(4)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r
(5)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r
(6)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相关方有两个特点:第一,相关方不属于法库县局,第二,相关方对我们的职业健康安全非常关注。法库县局的相关方主要是客户、地方政府及下属的各单位、外来办事人员、公安协勤、合同方、工程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等。r
(7)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r
(8)目标: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r
(9)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r
(10)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r
(11)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r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r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r
必须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必须包括最高管理者对“遵守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r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r
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①常规和非常规活动;②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③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r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r
至少遵守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将法律法规的文本进行收集,识别需要遵守或适用的条款。r
433目标r
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