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瓦当纹饰的发展演变
作者:吴磊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7期
摘要:瓦当是一种集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瓦当纹饰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瓦当;纹饰;考古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5301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古建筑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件件在人类建筑史上留下光辉一笔的古代建筑,如一部部凝固的史书,供后人细细品读古老中国的文化魅力。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与砖瓦的广泛应用著称,形成中国建筑独具一格的特色,本文所要论述的便是中国古建筑特色中颇有代表意义的构件瓦当。瓦当,俗称瓦头亦或筒瓦头,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指屋檐最前端瓦片的下垂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据《辞海》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的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表面多饰有图案、文字等。瓦当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瓦当的装饰作用日渐凸显,其纹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停发生演变。这些精美的瓦当纹饰不仅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更是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客观表现。不管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方面,都值得为我们借鉴和研究。一、古朴的初创时期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瓦当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达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的瓦当多以素面为主,随后纹饰逐渐多样起来,样式古朴体现着时代特色。(一)西周时期瓦当最早见于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的西周晚期宫殿建筑群遗址,该瓦当呈半圆形,直径176厘米,素面无纹饰。除素面瓦当外,西周时期的瓦当已开始出现花样纹饰,沿袭了青铜器纹饰的一贯风格,常饰以重环纹(图一)、弦纹。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古朴的风韵,稚拙的笔触演绎着别样的风华,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美,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拉开了中国古代瓦当艺术的序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春秋战国时期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瓦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