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组合作交流的操作策略探究
作者:李小春来源:《课外语文下》2016年第02期
【摘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正是实现这一格局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拟对小组合作交流的操作策略做一探究。【关键词】小组合作;内容;方法;评价【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正是实现这一格局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常常流于形式,不好操作,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为此,笔者拟对小组合作交流的操作策略做一探究。一、划分学习小组以及组内分工的策略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实现小组合作交流有效前提和成功的保障。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性别差异、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思维活跃等背景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般46人为一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构建学习小组,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构建好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还应本着“因人而异,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确立组长、书记员、检察员、汇报员等各一名。由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安排本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交流学习。由书写能力强,概括能力好的学生担任书记员,负责记录组员发言,概括交流讨论的结论。由认真细心,负责任的学生担任检察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业完成情况。由概括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汇报员,负责将本组交流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交流汇报。二、精选交流内容,选择研讨交流方法的策略因为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以学习的目标要明确适当,最好是让师生共同制定。而学习交流的内容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学习的内容要适量适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有合作的价值。只有个人确实无法解决,而通过小组合作才有望解决并会解决得更好,或问题宽广依靠个体不能全面深入解决,才有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才有讨论的热情。一般来说,选择以下内容作为学习交流内容为宜:一是课文
f龙源期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