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作者:涂佳芦丹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5期
摘要:思想决定行动的高度,思想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当前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思想的建设。教育也一样,尤其是对于高校而言,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本,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必要手段。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提就是要落实好教学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一、引言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试图通过矫正学生的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但随着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和张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令较多的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敬而远之。美国的心理学家Seligma
强调:“人们应该关注点聚焦于正向的、积极的层面,而不是负性的、消极的层面。”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重要的不是矫正问题,而是引导人们追求幸福,关注积极的层面。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积极的方向来探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策略。下面笔者进行重点解析。
二、在大学生思政教学工作中确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实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这方面提出有效的方案,在思想和理念方面进行转变和优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为此,必须从观念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彰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诉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实质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尊重人、关注人,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平等观念。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是做“人”的工作,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的形式传授学生知识,老师要去主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形成师生平等的理念,以此建立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其次,要充分尊重并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独一无二的,对个性的尊重是高校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高校进行教育的出发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