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审查内容包括: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5、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业绩、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6、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二)、医务科审核符合条件的,交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术、新项目,经过医院同意后即可施行,并将质量管理委员会意见记录在《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
2
f件2)。对于第二类、三类医疗技术,需按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要求上报到卫生厅、卫生部,批准后方可实施。(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一)、批准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二)、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三)、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医疗技术风险处理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理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根据实际情况报告院内学会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新技术、新项目中止流程。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一)、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二)、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
3
f(三)、新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