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变形及加工硬化的定义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3、金属的可锻性的定义、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4、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5、金属自由锻成形的定义及自由锻成形过程(重点放在锻件图的绘制及其应考虑的因素、锻造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精整工序的确定、坯料质量及尺寸的计算、加热冷却规范)6、模锻的定义及模锻成形过程(重点在分模面的确定原则)7、模锻锻模模膛的分类及其作用8、金属在模锻模膛内的变形过程、特点及影响金属充填模腔的因素9、模锻飞边和冲孔连皮的作用及去除模具的特点10、冲压成形过程(弹壳、消音器后盖等零件)及其模具类型11、板料分离和成形的定义及其主要成形工艺12、落料和冲孔的定义及其凹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3、板料冲裁过程与拉伸过程的异同点及其凹凸模结构、间隙的差异。
Ⅱ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金属塑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产生预期的苏醒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2、自由锻、模锻、胎模锻自由锻: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材料在上下两个砧铁之间或锤头与砧铁之间产生
f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锻件的成型过程模锻:将加热或者不加热的坯料置于锻模模膛内,然后施加冲击力或压力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成型过程。胎膜锻:在自由锻造设备上使用不固定在设备上的各种成为胎膜的单膛模具,直接将已加热的坯料或者用自由锻方法预锻呈接近锻件形状,然后用胎膜终锻成型的锻造方法。3、落料、冲孔落料:使坯料按封闭轮廓分离,落料是被分离的部分为所需要的工件,留下是废料;而冲孔相反。4、板料分离和成形板料分离是使坯料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分离而得到工件或者料坯。板料成形是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成一定形状5、金属的可锻性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又称为金属的可锻性,它指金属材料在塑性成形加工时获得优质毛坯或零件的难易程度。二、填空1、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条件为被成形的金属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塑性、要有外力作用于固态金属材料上。2、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有轧制、挤压、拉拔、自由锻造、模型锻造、板料冲压等。3、金属材料的固态成形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它们是,。4、按温度将固态成形过程分为_冷变形、_热变形___两大类,它们以为分界限。5、金属材料的可锻性常用延伸系数和断面收缩率来综合衡量。6、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