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护理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风险因素分析探讨
作者:黎梦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风险因素,为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风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有效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管理心血管内科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不仅心血管系统会受到影响,身体其他系统也会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康复率除了与临床治疗措施有关,还与临床护理管理的模式有关。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分析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就是其中一种。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患者,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管理与针对性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患者护理效果的不同。
1资料与分析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030±150)岁观察组女26例,男24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055±168)岁。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的方法、内容、目的等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及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小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成立专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小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及罗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1。
122风险因素分析
患者方面:心血管内科疾病有着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部分患者会认为治疗效果不佳完全是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