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的几点思考
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综治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履行好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总第,精心谋划好本地本部门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一、切实在推进改革和发展中履行好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第一,要解决好领导权利和领导责任问题。十几年的工作实践,各级、各部门都建立起了维护稳定工作领导机制,对工作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发生影响稳定的问题,看起来可能是简单的现象,但究其原因,认真分析,实际上反映出那个地方或部门存在的执行政策、干部丽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问题,集中体现在那里的领导同志在行使领导权利和落实领导责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带来的实惠政绩。快捷政绩、显效政绩,在抓“中心:”工作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抓“中心”工作的稳定“重心”,把“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政方针”“套牢”在P实用主义“的狭隘权利观中。这种狭隘权利观支配领导意志的分配,有了这样的权利观和政绩观,
f就有了这样的工作目标和施政行为,导致有些地方在谋划、决策维护稳定工作上的”重心失衡、利弊失调、权责失重,出了问题求全责备,亡羊补牢。权利和责任是辩证统一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载承,狭隘的权利观势必造成责任意识的淡化、弱化和权责的两极分化,在形成维护稳定工作“责、权、得“相统一的监督制约机制上政出多门、政令不通,在考察党政领导干部抓维护稳定工作能力和实绩上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造成”“权责不分、有权无责”的恶性循环;造成领导干部在抓维护稳定工作中的思路不清、认识不足、精神不振;造成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上心不齐、劲不足。所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好领导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第二,要解决好观念更新和工作创新的问题。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将赋予维护稳定工作的创新的问题。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将赋予维护稳定工作新的内涵。中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