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定量仪器: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盘天平e、温度计①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②若用上述仪器配制500mL2molL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③若用上述仪器测定中和热,则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烧杯、__________。④若用上述仪器进行中和滴定,则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11.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合理的是A.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03,再加入AgNO3溶液检一验Br的生成B.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C.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D.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至充分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滴~3滴即可E.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加热蒸发滤液即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的NaOH溶液★12.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I.甲同学的方案如右图所示: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次。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II.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
g。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
表示。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测定CO32的量,原因是。专题七【典例1】A【考题在线】1.D、2、B、3、(1)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若末端导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回落,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典例2】D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典例4】AB
【典例3】BC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