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偏远山区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困扰,大批农民工流入城镇,而大部分儿童留守在农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由于失去直接监护人,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教育、情感、心理、性格等存在突出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着手,共同关注和解决儿童的问题,从而构筑起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壁垒。关键词:留守儿童;纸厂乡;教育问题【中图分类号】g620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一、纸厂乡个案基本情况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山区省份,农村劳动力2190万人,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95万人,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之一。会泽县目前有20万多人在外务工,有48000多名留守儿童,而纸厂乡又位于百万人口大县的会泽县北部,不仅是一个贫困山区乡镇,同时也是重要的劳务输出地。纸厂乡地处巧家、鲁甸、会泽三县的交界处,1984年从迤车、梨园的边角地带划分出的贫困山区乡,国土面积101平方公里,距县城97公里,2008年末辖9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4667户17360人。现仅有一条低等级
f的县乡公路与外界相连,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深,地形地貌复杂。二、山区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偏远山区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
和特殊的教育环境,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教育、情感、心理、性格等存在突出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乏合力,学习成绩令人堪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和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儿童基本的心理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隔代教育、隔亲教育、单亲教育、同辈教育、自我教育几种。1但这几种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二)生活习惯混乱,安全隐患不断凸现首先,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卫生习惯差,生活习惯混乱,没有正确的生存经验,相当部分出现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健康发育。其次,由于家庭、学校之外存在监护的真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