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说教材《条形统计图》是西师版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重点教学1格表示多个单位,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分析,体会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系统学习统计知识作准备。说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探究一些新的东西,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说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年级的学生实际,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方法与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条形统计图、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2、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统计数据在纵轴上的刻度位置。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
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
f说学法
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法指导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
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主要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构成。(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上课开始,我以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作比较,引导学生知道哪种更直观、形象。随后出示三张统计图,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各领域用途非常广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尝试学习,探究新知
教学的主要阶段,是制作条形统计图。在这一教学环节,有两个教学重难点:第一个是要解决如何确定纵轴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数量,即由一格表示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