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探索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直接补贴的方式,逐步建立以收入补贴、生产补贴、灾害补贴、救助补贴为主要方式的财政支农资金直接补贴模式。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规范投入标准和范围,整合投入渠道,强化资金监管,实行追踪问效,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投资环境。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围,广泛收集市场需求信息,科学分析归纳,及时传递公布;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建立,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力支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在免除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改革农村税费政策,统一城乡税制,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顺利实施,建立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优惠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力的优化转移;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农业功能,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扩大其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的功能,支持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财政贴
f息、税收优惠、以工代赈、民办公助、以物抵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方式,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并以此为基础,引导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格局。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有效作用,支持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建立财政、信贷、保险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投资主体体系,尽最大努力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村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三、加大财政支农的公共投入,着力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改革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适当、适度、适时、适地完善农村“两免一补”政策,在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实现公平教育,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财政应安排专门财力,进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尤其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