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C4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质量控制是重点。四、超平整混凝土楼面施工方法楼板面砼采用超平整工艺进行施工,使浇筑出的成品混凝土质量达到平面层的标准,可以节省二次装修的找平层施工。五、框剪梁墙柱与砌体接缝处设置钢丝网(1)、主体内外墙抹灰前,填充墙与梁墙柱交接处加钢丝网,钢丝网宽200mm,防止填充墙与砼面由于变形不同而产生的抹灰裂缝。同时墙柱交接处设置60~100mm宽C25砼加强带,厚度同墙厚。(2)、防止外墙墙梁交接处渗漏,墙梁交接处加铺150mm宽聚乙烯丙纶卷材。
f(4)、填充墙分两次砌砖,中间间隔3天。严禁一次砌砖到顶。以免收缩变形过大,砖砌体与梁底形成裂缝。砌体靠近深处最上一层采用斜砌方式,并堵塞满砂浆。
六、伸缩缝处理措施由于每层面积较大,每层均设计有伸缩缝,伸缩缝工程量大,且室内墙面、地面、外墙、屋面均有,伸缩缝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防水、防火功能,并且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根据经验,现场制作或小作坊制作的伸缩缝不仅外观难看,而且由于加工精度差,工艺落后,防水、防火功能不易得到满足。本工程推荐采用荣获国家专利的专用建筑变形缝装置处理伸缩缝,该产品针对地坪、内墙、外墙、吊顶、屋面等不同部位有不同型号、规格,能较好的满足防水、防火功能,并能使建筑物更趋完美。该装置由专业施工人员安装,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七、后浇带基础及顶板层设计有后浇带,设计规定后浇带待主体完工2个月后进行封闭,建议其后浇带提前封闭,否则影响后续工程施工无法再计划工期内完工,其所在梁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拆除支撑。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将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打毛,再用设计要求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灌,且浇灌后浇带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结构施工时温度。
第四节工程测量一、测量程序根据其外形特点,拟定建筑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采用极角座标法放线。以地堪测绘院提供的地下室放线图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座标和高程的要求,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确定出办公综合楼与地下室轴线的控制主轴线。控制点的设置考虑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并设置永久标识。1垫层施工时主要轴线的定位与放线垫层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将方格网中的控制轴线用经纬仪投至基坑底的施工区域内,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