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和谐发
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品德,作用于社会。学校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
如何做好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呢?我作如下探讨:一、细心抓好学校德育常规建设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队伍,坚持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应该认真制定详实、具体、可操做性强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通过推行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2、严格考核班级工作制度,包括对学生的仪表、卫生、“两操”纪律等的检查。组织对各班的班容班貌进行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工作评估中。坚持每日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每周一小结,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存在问题的,给予批评改进。3、学生养成教育紧抓不放。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紧抓不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情况,作出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学生说普通话、见到老师或陌生人主动问候,不随地倒垃圾并能将身边的垃圾捡起等等。二、精心抓好学校德育阵地建设1、利用课堂学科进行教育。
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上却是纷繁复杂,黄赌毒
f泛滥,学生把一些不良品质当成是“护身法宝”,家庭教育不合理,甚至是对学校教育的诋毁,这些都起着负面效应。社会上过多得宣传“个性”发展、鼓吹“自我”,也对学校德育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学生在提到“最崇拜的人”时,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说是“自己”;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时候,有8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父母赌博、吵架等一些家庭中不良行为。这不能不算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吗?520不能算是一句空话!
三、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内涵,特别要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