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
知道了教师读书的重要性,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却是:教师们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写教学反思;搞教研、进修、培训,开设多样课题;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搞班级的环境布置,制作各种操作材料;不断地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的摩擦,应付各种
4
f检查和突发事件……不仅在校时间忙忙碌碌、满满当当,甚至还要占用许多休息时间。诚然,老师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好在这本书的其中一条便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深有同感的我被题目吸引了。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们应该把读书当成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如同每天的刷牙、洗脸一样,没有人会觉得辛苦和劳累。想通了这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前面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思维的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应努力做到的!此外,在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下,教师们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精读、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也极为重要。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应明确读书目标,正确处理好“主业”与“辅业”之间的关系,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目,选择主攻方向进行精读,又不能局限于此,应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视野进泛读。
记得有一位名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爱心和社会良,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这样的读书箴语,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爱好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
让我们读书吧,这是教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