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以便振捣,防止损伤钢筋骨架,防止发生离析。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0m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一般20秒左右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需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3梁板混凝土浇筑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底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0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在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密实,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要求,混凝土振捣后,再隔20~30分钟,进行第二次复振。对于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为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应用木抹子搓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用铁滚子压实两遍,防止楼板面出现裂缝。
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41施工缝的位置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与板联成整体的大梁,留置在梁底部以下20~30mm处。4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1)墙顶部水平施工缝处理:柱子混凝土浇筑时,高于顶板(梁)底20mm。墙柱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梁)底线,在墨线上5mm处用云石机切割一道5mm深的水平直缝,将直缝以上的混凝土软弱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cm,沿柱外尺寸线向内5mm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混凝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土接缝处的质量。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43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浇筑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Nmm2。2)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
砂浆。3)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