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第一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滚动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与应用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是规律性的知识,又是必备的工具性的知识,所以在中考中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考查一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必定“亮相”。作为中考必考的一个重点、焦点和热点知识,学生必须牢记并理解、掌握其应用。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的主要途径1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越容易反应。2通过金属能否与酸发生反应。若能,则是活泼金属,就要看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越多,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3通过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若能发生,说明反应物中的金属活动性强于盐中的金属。2实验现象观察1金属与氧气反应主要看反应所需的条件及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反应主要看能否反应及产生气泡的情况。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主要看金属表面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及盐溶液的颜色变化。3实验中注意事项1实验前金属必须打磨除去氧化层或污物。2金属与酸反应时酸一般为稀盐酸或稀硫酸,不能为硝酸或浓硫酸等强氧化性酸。3金属与盐反应时,盐一定要溶于水且金属不能为钾、钙、钠。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现象。2用于判断置换反应后金属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存在。3用于判断置换反应后盐溶液的质量变化。4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比较复杂的综合型计算题。
类型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论是
2015自贡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四个实验。从所述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
A.X>Y>ZB.Z>Y>XC.Y>X、Y>ZD.X>Y、Z>Y思路点拨:由于X能与稀硫酸反应而Y不能,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Y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Z不能,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因此可得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类型2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2015巴中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
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思路点拨: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
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由题意可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加入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