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82万千瓦。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财新网的署名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的核电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的2;日本这几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即使与14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大。
中国核电发展存在隐患一些核电站在保养和维护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地方;而与外方的技术合作,在个别项目上也出现了衔接不好的情况。
f文章称,国家要为核电发展留有余地,能让监管者或者经营者、建设者,有疲于奔命的的感觉。要做好核电安全的科学普及,以及信息公开工作。此外,核电站的退役,也是一个必须从规划之初就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
专家发展核能仍是中国必然选择
4月24日,在日本东京,抗议者参加名为“能量替换游行”的抗议。当天,日本民众举行名为“能量替换游行”的抗议活动,要求日本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新华社法新
目前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危机影响,已经大大超过地震和海啸本身。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能源政策都会产生影响,但中国能源政策的大方向很难因此改变。
从中国能源政策和战略上看,核能是今后长期的发展重点。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计划新建40个机组,每年新上马的机组多达8个。尽管中国政府肯定会根据日本发生核危机的具体情况和经验教训,重新评估国家未来能源政策,在核能发展方面会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和审批等程序,加快制度化建设和立法进程,强化对核能企业和项目运行的监管,但笔者认为,国家不会因此对能源政策的大方向进行根本性调整。也就是说,今后中国仍然会将优先发展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
从长期发展来看,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缓解常规能源供应压力和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压力等问题,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等因为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架设线路等因素制约,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能起到补充和调节效果,难以发挥主要作用。另外,中国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也基本饱和,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已经十分有限,选择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客观上讲,我国在传统能源上表现为“多煤、贫油、少气”的基本特征,再加上必须面对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因此对能源结构进行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