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土壤基本组成物质: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及土壤空气(气相)三相五种物质组成的多相多孔分散体系。2肥料: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3根据肥料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类4有机肥料(也称农家肥)的特点: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而且肥效长,可以增加、更新土壤有机质,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繁殖5无机肥料(也称化肥)的特点:养分浓度高,肥效快,便于贮藏,不仅是快速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因子,而且害能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肥源6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在19世纪中叶,标志着植物营养学的建立。7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8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着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可包括: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质化过程9一般来说,微生物组成自身的细胞需要吸收1份氮和5份碳,同时还需20份碳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即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机质的碳氮比约为251。当有机残体的碳氮比在25:1左右时,微生物活动最旺盛,分解速度也最快,如果被分解有机质的碳氮比25:1,对微生物的活动有利,有机质分解快,分解释放出的无机氮除被微生物吸收构成自己的身体外,还有多余的氮素存留在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如果碳氮比251,微生物就缺乏氮素营养,使微生物的发育受到限制,不仅有机质分解慢,而且有可能使微生物和植物争夺土壤中原有的有效氮素养分,使作物处于暂时缺氮的状态。10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1)大小孔隙兼备。团粒结构土壤总孔度大,水、气总容量大;大小孔隙兼备,蓄水(毛管孔隙)与透水、通气(非毛管孔隙)协调。2)水、气矛盾的协调。团粒之间是通气孔隙(非毛管孔隙),可以透水通气;团粒1
f1112
13
14
15
16
1718
内部是毛管孔隙,可以保存水分。3)养分消耗与积累的协调(保肥与供肥)。团粒的表面(大孔隙)和空气接触,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团粒内部(毛管孔隙),通气不良,利于养分的储藏。土壤水分为:吸湿水或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吸湿水:由于干燥土粒的吸附力所吸附的气态水而保持在土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