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3节
一、目标定向1、知道常见物质的结晶方法。
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
2、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2、将溶液称为结晶。,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溶质就会结晶析出。的方法,使
3、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还可以用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4、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5、加热时,应不断用6、加热到蒸发皿中液蒸干。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四、教师解难1、哪些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防止。

,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
2、哪些物质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五、练习检测1.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A、酒精和水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C、氯化钠和硝酸钾D、铁粉和铜粉
2.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溶剂D、蒸发溶剂

f
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D.
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二)填空题:5.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1)升高温度,会变得饱和;(2)T3℃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0T1T2T3C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50M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溶解度(克)
AB
(3)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以采取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只能采取的方法;
(4)如果A中混有少量B,则经过六、补充学习
可以提纯A。
温度(℃)
1.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B.在矿泉水中加石蕊试液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b、c
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B.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

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右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