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本资料包括24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精选全国重要地级市2016年1月份以来模拟考试及期末考试等历史试题,按照考点分类汇编而成。题目解析详细,排版规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答题的技能。
一、选择题1.(2016贵州模拟)《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B.民本思想D.唯物主义A.人文精神C.天人感应
【试题解析】从题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惟人,万物之灵”“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信息可知,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没有完全体现材料思想。【答案】A2.(2016宁波模拟)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A.孔子的“中庸论”C.庄子的“齐物论”B.墨子的“交相利论”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
【试题解析】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就是“齐物论”,“相对论”是指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所以庄子的“齐物论”可以称为“相对论”,故C项正确。【答案】C3.(2016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中国民间俗语云:“人在做,天在看。”根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历程判断,该俗语的出现不会早于A.元朝C.唐朝B.汉朝D.宋朝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俗语含义显然是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故排除A、C、D项。所以答案选B。【答案】B
f4.(2016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道”是指A.万物本原C.道统秩序B.道德人心D.学问信仰
【试题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