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初一上第五单元诗歌散文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这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安排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体悟诗中表达的感情,初步认识诗歌常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2、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设计思想:
1、初一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习习惯需要不断的的培养,教学中的课堂是培养习惯的一个阵地,要紧抓不放。
2、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rdquo,以期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f四、课前准备:
1让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读《繁星春水》,选读《泰戈尔诗选》
2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时间,从网上查阅有关冰心rdquo泰戈尔rdquo的资料,筛选,然后制作一份8K大小的电子小报。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并按此主题给自己的小报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和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导语: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于她鲜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rdquo。是的,海伦凯勒的成功更是如此。除了她自己拥有顽强的毅力外,更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杰出人物之一的海伦凯勒的世界,去感受安妮莎莉文老师那无尽的爱。
师:好,让我们来抽查一下上节课留的预习作业。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海伦凯勒。
生: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得了重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f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得了重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海伦先后上了盲人学校和口语学校,在那里学会了用盲文读写。并且海伦对普通教育异常的熟悉,1904年她毕业于美国的大学。海伦凯勒终身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此她曾周游世界,一生中写了好多的作品。包括《我的一生》《海伦凯勒的日记》,1964年被授予美国总统勋章。
师: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妮莎莉文老师
生:不了解。
师: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妮莎莉文老师同样是美国着名的女作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