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原则自愿互利自愿互利(对私营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生产资料)赎买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
附: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及其标志性事件:比较标志性的事件社会性质的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三大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正在顺利进行(2)内容①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最大成果);②指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意义中共八大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2、重大失误:(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1958年
2
f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2018年6月)
内容: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失误的表现: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4)启示: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于本国国情。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4、“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1)发动:①背景: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国内阶级斗争形势②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或《五一六通知》)的发布(2)发展:①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②红卫兵运动兴起,各地造反派蜂拥而起③1967年1月,上海开始夺权,全面内乱④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和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⑤最大冤案:刘少奇遭迫害含冤而死(说明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与践踏)(3)结束:①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九一三事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