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最后一次的讲演》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2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
2学情分析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课文不构成阅读障碍初三年级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会产生大的偏差。但重要的是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讲演词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讲演稿。因此教学中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二是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不同语言形式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朗读应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适时指导朗读加深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初步了解、感受这篇讲演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3重点难点
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不同语言形式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2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
学时重点
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不同语言形式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时难点
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不同语言形式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f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闻一多。
2介绍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到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辞严的讲演。
【设计说明讲演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这一活动的特征如针对性、鼓动性因此演讲对语境时代感、听众因素等的依赖性比较强后人阅读前人的演讲词距离感比较大这就更需要依据文本体式充实必要的背景材料来解读。也可以为学生理解作品思想情感提供帮助。】
2【讲授】初读感知
1播放电影《建国大业》中闻一多先生讲演的片段在文中圈划语句思考影片是对闻一多先生讲演的再创作编剧为什么选取的是这几句话呢
2这几句话不仅能代表讲演词的中心内容更能集中表现作者的情感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试读这些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