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难忘重阳节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居莉丹一、活动的提出
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流失了。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都有着独特的节日韵味。了解传统节日,既是学生丰富对社会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契机,何不开发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阳节,因为还是我们中国的“敬老节”,就更有活动的空间了。
二、活动的目标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锻炼、提高搜
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与人交往、协作等能力。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开展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关心老人、
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三、活动的时间1个月
四、活动的准备1、调查自己身边的有关朱凤标爷爷的信息。(1)朱凤标爷爷的家乡在哪里?(2)朱凤标爷爷在何年担任过何种职务?他的墓地又在何处?(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组织同学们开展那围绕主题的哪些方
面的研究、活动?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大家了解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阳
糕、登高。(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
有的是爷爷奶奶做,有的是妈妈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
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有不少同学在调查的过程中得知了重阳节在我国又叫“敬老节”。)
f3、调查情况分析。(1)学生很认真地参与调查活动,有的是请教家里人,有的是请教邻居,还
有的是打电话询问亲友,还有一些进行了网上搜索。学生对该活动主题有热情,这个活动可以开展。(2)学生的提议很有价值,或说重阳节的故事,或做重阳糕,或拜访敬老院的老人,都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了保障。而学生的能力与活动,定能互相促进。4、全面了解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确定活动子课题。(1)学生利用网络全面查找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2)讨论、确定活动的子课题: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风俗(做重阳糕、赏菊、登高、饮菊花酒、配茱萸、赛风筝)、重阳节的文学作品、重阳节的祝福、其他相关资料。(敬老作为后续活动)
5、分组,确r